最新消息
          醫學檢驗-MPM甲基化檢測
        瀏覽人數: 1
        最新消息
          醫學檢驗-MPM甲基化檢測
        發表時間:2024-06-27

        醫學檢驗-MPM甲基化檢測

        肝臟及肝癌介紹

        肝臟是體內最大的器官,幫助過濾血液並將毒素排出體外,在消化食物及儲存能量方面也都佔有一席之地,但當肝細胞發生癌變為癌細胞時,癌細胞會在肝臟內快速生長及擴散,導致肝臟便無法正常運作,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危害。
        肝癌之所以可怕是因為肝癌通常沒有特別容易讓人察覺的症狀。肝臟是沉默的器官,這主要是肝臟沒有神經分佈,這也是為什麼早期肝癌並不會有疼痛感沒有徵兆也沒有症狀,很難在初期就偵測到肝癌的狀況,讓罹癌患者容易掉以輕心。
        只有在癌症腫瘤變大,出現症狀時才會注意到肝癌的現象,所以當發現肝癌時,經常已經是末期。

        造成肝癌的成因並不單純,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所形成的。了慢性B、C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外,其它包括:原發性膽道肝硬化、嚴重酒癮、長期食入黃麴毒素、代謝性疾病及肝癌家族病史等。
        國家衛生研究院近年來的研究也發現,「脂肪肝」、「糖尿病」及「三酸甘油酯過高」是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的致癌3大危險因子,且癌化過程不一定會有肝硬化,
        隨著生活型態西化,國人脂肪肝和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數持續增加,可預期無慢性病毒肝炎感染的肝癌患者比例將會持續攀升。另外肝細胞若長期暴露於化學的致癌物之下,或是被病毒不斷地感染,
        就會提升肝細胞的基因突變的可能性,因此肝細胞突變成癌細胞的比例也增高。這也就是為何有:「慢性肝炎→肝硬化→肝癌」三部曲的由來

        肝癌的分期可分為早期,也就是第一期。以此類推,晚期就是第四期。
        第1期(早期)一年存活率可以高達85%;第2期也有75%;第3期已驟降剩25~55%;第4期則剩15%,五年內存活率幾乎是0%,
        癌症是一個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好的疾病,因為肝癌早期通常沒有徵兆也沒有症狀,一般很難在初期就偵測,到了晚期多伴隨腹痛、腹脹、黃疸、腹水、疲累、食慾不振、體重下降、消化道出血,
        甚至腹部可觸摸到腫塊等,以致當病人發現症狀而就醫時,往往已是肝癌末期,治療效果不好,但是隨著醫學進步,現在除了腹部超音波已可利用檢驗血清來輔助篩檢肝癌。

        目前血清肝癌篩檢類別
        AFP 甲胎蛋白(費用較親民,適合給三個月定期追縱及一般健檢民眾常規檢測)
        一種血清蛋白生物標記,是目前肝癌檢測的黃金標準 (gold standard)。小於2公分的小型肝癌敏感度不高,它可以抓到較大的肝癌、卻可能漏掉小的肝癌,因此三分之一肝癌患者AFP數值正常

        PIVKA-II 維生素K缺乏或拮抗劑-II誘導蛋白 (其檢驗費用較AFP略高;適用於肝癌術後的療效追蹤或是一般健檢民眾年度健檢)
        此一指標在日本應用較多,國內較少。研究顯示PIVKA-II與AFP濃度沒有正相關或負相關的關係,PIVKA-II合併AFP與腹部超音波,對於篩檢肝癌的敏感度可提高至80%以上,所以兩者可合併應用,提高肝癌診斷的敏感性。

        MPM (其檢驗費用又更為昂貴;高風險族群,建議肝癌的高危險族群;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檢查) 
        檢測血液中,從癌細胞釋放出來的腫瘤循環DNA (ctDNA)上的甲基化標記,擁有極高的靈敏度及專一性,尤其是在肝癌早期,偵測靈敏度即高達90%,在影像學檢查不明確時,MPM的檢測結果, 協助醫師做更好的判斷。

        肝癌的高危險族群
        一、B 型肝炎帶原者及 C 型肝炎感染者;B型肝炎病毒量超過2000 IU/mL時,未來罹患肝硬化、肝癌的機會明顯變高。
        台灣的肝癌85%以上是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有關,亦即慢性B型肝炎與慢性C型肝炎。慢性病毒性肝炎會造成肝硬化,進而產生肝癌。
        二、慢性肝炎病人
        慢性肝炎的定義是有脂肪肝、肝纖維化、酒精性肝炎等....指肝細胞持續發炎、肝功能指數不正常,超過6個月以上。
        三、肝硬化病人
        四、家族病史:家族一等親或二等親中,有人得肝癌 
        五、長期抽菸、喝酒

        如果你是肝病患者等高危險群,切記要定期抽血檢驗身體各項數值及腹部超音波檢查,才能在肝癌尚未出現症狀,或還是小型肝癌時及早發現,並及早治療,以提高存活率。

        #劍橋關心您的健康 #預防疾病 #遠離病痛

        詳情詢問可以透過官網留言或是加入Line官方帳號 按我加入LINE帳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