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          衛教-電解質檢查
        瀏覽人數: 22
        最新消息
          衛教-電解質檢查
        發表時間:2024-10-16

        電解質檢查衛教

        什麼是電解質失衡?
        電解質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,可調控人體各項機能,從心跳到肌肉收縮都扮演著關鍵角色。常見的礦物質如鈣、鎂、鈉、磷和鉀都是人體主要的電解質。它們輔助全身的神經運作並維持體液的平衡。運動、流汗、洗澡、甚至服藥都可能使體內電解質失衡。電解質不平衡會引起許多身體症狀,嚴重時還有可能危及性命。
        電解質失衡時症狀會遍布人體,包括抽筋、關節疼痛、心悸、消化道失調、頭痛、抽搐或癲癇發作等。電解質失衡可透過抽血診斷,根據病人的症狀可能合併心電圖、腎功能檢測來增加診斷準確度。治療方面,嚴重的電解質失衡可用靜脈注射甚至血液透析來快速緩解症狀,症狀較輕的人可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並調整飲食即可改善。

        電解質失衡
        電解質負責控制人體各項生理功能,電解質普遍存在於人體的血液、體液和尿液中。飲食是攝取電解質的主要管道,當體內的電解質水平過高過低時,就會產生電解質失衡,進而出現各種症狀。如果沒有即時補充流失的電解質,症狀會漸漸變的嚴重,最後甚至出現昏迷、癲癇和心臟驟停等問題。
        電解質失衡依據流失的電解質種類區分可以區分為高低血鈣、高低血鎂、高低血鈉、高低血磷和高低血鉀等。

        電解質不平衡原因?
        電解質其實能從日常生活的食物中攝取,並不需要特別補充或喝電解飲料、電解水等。因此,缺乏電解質的原因通常是不良的飲食習慣、運動出汗過量、過度飲酒、慢性疾病、使用藥物等情形。若有以下情形也可抽血檢驗
        1.不良的飲食習慣:飲食不夠均衡,平常較少吃蔬菜、水果等,或不良的飲食模式都可能造成缺乏電解質。
        2.急性發炎疾病:例如腸胃炎、腹瀉、發燒等等。
        3.過度出汗:運動過量或在高溫、高強度的情形下運動,可能導致缺乏電解質,建議運動中適度補充運動飲料。
        .過度飲酒:酒精影響腎臟功能,導致電解質失衡。
        5.慢性疾病:患有糖尿病及腸道疾病需特別注意電解質失調的情況。
        6.藥物的使用:抗生素、排鉀劑、利尿劑等對身體的電解質會產生不良反應。

        建議檢查項目
        01.鈉 Na
        02.鉀 K
        03.氯 Cl
        04.鈣 Ca
        05.磷 P
        06.鎂 Mg
        07.維他命D 25OH

        參考出處:https://kb.commonhealth.com.tw/library/690.html#data-6-collapse